手机浏览
更方便
本年30岁的郭海山是中国铁途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麻城工务段新县线途车间西张店维修工区班长。2017年,他一入职就一头扎进大别山深处。这些年,他从技能“愣头青”慢慢生长为“领头雁”。
2月11日,郭海山携带5名职工维修京九线号道岔。细雨淅沥,朔风凛凛,山间雾气充塞。工区位于河南省与湖北省交壤处,担负京九线公里站线的维修事务。每年春节,郭海山都主动留下来值守,奔忙于厨房与站场间,用“炒勺”与“道尺”演绎春运跨界保护。
“道岔维修就像大夫给病人看病,得先‘望闻问切’,再‘有的放矢’。”郭海山一边手持道尺哈腰查抄线途秤谌,一边向青工许超教授心得,“道岔的轨距、秤谌、目标,每一个细节都不行忽略。我们得多查抄、多调剂,才气确保太平。”
郭海山拿着道尺遵从“1米1量”的圭表对道岔举办衡量验收,并把衡量数据用红油漆逐一标注正在轨枕上。这意味着,每整顿1组道岔,起码要哈腰50多次。正在寻常维修功课中,他还给本身增添了“20米1测”——上道每走20米就俯身跪地目测1次线途转化。长年累月哈腰跪地衡量,他的膝盖上尽是老茧。
春节时刻,工区留下5名职工值守,郭海山主动担起炒菜做饭的使命。大年夜夜,是万家灯火、聚合共欢的时候,郭海山把用心烹造的菜肴一个一个端上桌。远离家人的工友们围坐正在桌前,疾笑的笑颜洋溢正在每个体脸上。
“有家人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容易是家,工区的工友不是家人,胜似家人。固然故乡的烟火离咱们很远,但咱们的服从能让安定的疾笑更近。”郭海山说。(贺勇蔡警思张硕)